中國如何反擊歐盟對華光伏貿易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13-06-17 新聞來源:上海節(jié)能信息網
6月初,歐盟委員會決定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歐盟委員會還將于12月份決定是否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
光伏案是歐盟試圖打壓中國的例子,。目前歐盟采取雙重政策,自貿區(qū)談判有意排除中國,,同時還有選擇性地針對中國出口產品課以重稅,,反映出歐洲的頹勢下對中國崛起的窘境。
歐盟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背后
對華光伏產品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在歐盟成員國內引發(fā)分裂,,反映出歐盟各國經濟競爭力的差異。針鋒相對的意見發(fā)生在德法之間,,這也是歐洲一體化的法德軸心日益失效在對華經貿問題上的具體體現:
德國盡管是光伏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但還是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表達了不滿,畢竟德國經濟越來越依賴綠色產業(yè),,并受益于廉價光伏板,。許多德國企業(yè)也擔心來自中國的報復措施,會影響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法國堅決支持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采取嚴厲舉措,。然而,法國主張對華斗而不破,。法國的目標是向中國銷售更多的產品,,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以明確的規(guī)則為基礎,,同時雙方應加強合作,。
透過歐盟對華光伏產品的制裁,我們可以看出歐盟背后的一些問題:
標準之爭,。光伏產業(yè)發(fā)展過快,,相關規(guī)則跟不上,。歐盟希望通過打壓中國企業(yè),爭取標準制訂權,,包括與美國推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都是著眼于未來的全球化規(guī)則之爭。
歐盟各國發(fā)展不平衡,。一些企業(yè)反對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反映了歐盟內部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已經很突出。這種內訌是歐盟各國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寫照,。
歐盟與成員國博弈,。《里斯本條約》的實施和歐債危機都使權力回歸成員國,。啟動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本要三分之二成員國同意,,但歐盟委員會先出臺臨時懲罰措施,造成事實上的貿易戰(zhàn),,意在外貿領域從成員國那里奪權,。光伏案將檢驗歐盟能否維持統一的貿易政策。
中國的應對措施
在摸清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的背后因素后,,中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一,、不甘示弱,以壓促變,。隨著內部需求緊縮,,歐盟越來越多地依賴出口來擺脫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對歐盟快速增長的出口做出了重要貢獻,,過去五年歐盟對中國的出口翻了一番,。因此,中國對歐盟進行相應的反制措施,,利用歐盟成員國,、歐盟行業(yè)間的矛盾,通過它們給歐盟委員會施加壓力,,最終促使歐盟委員會取消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二、分而治之,。歐盟與成員國間的矛盾,、成員國競爭力和立場的差距,是中國可資利用的天然杠桿,。歐盟反傾銷過程更趨于政治化,,更少體現出技術性。中國應加強對歐盟成員國整體研究,列出在不同行業(yè),、不同問題上的歐盟成員國陣營,通過其內部矛盾,,對歐盟分而治之,。
三、對等接觸,,通過行業(yè)協會影響歐盟及其成員國,。歐盟太陽能產業(yè)內部就是否對華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存在分歧。光伏產業(yè)供應鏈上的原材料生產商,、系統組件生產商,、安裝企業(yè)等其他部門均認為征稅不利。中國應通過光伏行業(yè)協會與歐盟國家光伏行業(yè)協會的合作,,加強對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游說,,培養(yǎng)對華輿論的正面環(huán)境,最終影響歐盟的決策,。
四,、以靜制動,掌握道義制高點,。自2008年G20峰會以來,,歐盟采取了以鄰為壑的政策,歐盟委員會及其27個成員國共實施了116項有損中國商業(yè)利益的措施,,其中50項措施涉及對歐洲企業(yè)進行補貼,,這些補貼造成貿易扭曲。中國應通過經濟外交和公共外交手段,,在WTO和G20等國際平臺譴責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迫使歐盟取消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五,、聯合國際伙伴,,共同制約歐盟,制訂全球性規(guī)則,。光伏產業(yè)糾紛并非限于中歐,。中國可聯合美國、金磚國家等其他國家,,倡導制訂全球光伏產品貿易和投資規(guī)則,,約束歐盟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增加中國在國際光伏產業(yè)規(guī)則制訂領域的話語權,。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